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精选 >

《三峡》

《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一篇经典散文,描绘了长江三峡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理风貌。文章开篇即点明主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三峡的雄伟气势。群山连绵,无间断地延伸,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接着,作者详细描写了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夏天江水暴涨,洪水漫上丘陵,船只难以通行,凸显出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而到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则换上了另一幅景象——清澈见底的潭水映照着蓝天白云,倒映出周围的青山翠竹,宁静而美丽。尤其是“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描写,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壮观的瀑布飞流直下的场景之中。

然而,最令人惊叹的是秋冬季节的萧瑟之美。“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清晨的薄霜覆盖大地,树林显得格外寂静,溪流也变得清澈幽深。这样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还蕴含着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

文章最后提到渔歌互答的情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不仅是对三峡人文气息的补充,更通过猿猴凄厉的叫声,传递出一种孤寂与哀愁的情感。这种情感与前面所描述的自然美景形成了鲜明对比,使整篇文章更具层次感和感染力。

《三峡》通过对四季变换中的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情怀的细腻刻画,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它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更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