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罗天下 >

第一批90后已成为中风高发人群 35岁以上人群增长明显 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第一批90后已成为中风高发人群 35岁以上人群增长明显】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脑卒中(脑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经济负担重的特点。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症状,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记者今天获悉,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本市户籍人口脑卒中报告发病率为583.40/10万。从发病特点看,男性发病率(648.09/10万)高于女性(520.24/10万),患病风险随年龄增大呈上升趋势,35岁以上人群增长明显,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上升幅度较大。

  “卒中识别早,救治效果好!”。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治疗的关键,在于急性期尽早接受规范治疗。目前,国际上广泛推荐的有效治疗措施是脑梗死急性期发病4.5小时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发病6小时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应用血管内治疗。然而,大量患者未能尽早识别,未能在卒中救治的“黄金时间窗”内到达医院接受最为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据统计,2022年本市发病4.5小时内到院的脑梗死患者仅为35.4%,发病6小时内到院的脑梗死患者仅为40.9%,发病4.5小时内到院的脑梗死患者中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仅占39.1%,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仍亟待提高。

  “卒中:防重于治”。通过早期积极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吸烟、酒精摄入、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睡眠呼吸暂停等),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和复发。据统计,目前人群血脂异常、心房颤动的知晓率和干预率仍较低,不良生活方式仍较普遍,亟待管理和优化。

  本市自2011年起,依托“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起由临床、疾控、急救、健康促进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脑卒中综合防治网络,覆盖了健康教育、高危筛查、非药物干预、规范诊治、康复护理和疾病管理各环节。近年来,依托卒中专病门诊、智慧健康驿站、“健康云”等平台,脑卒中综合防治服务网络不断“扩容增能”,11家市级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25家区级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和65个脑卒中专病门诊共同构筑起了全市脑卒中预防堡垒。今年世界卒中日,上海市脑卒中预防与救治中心将联合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事务中心和上海卒中学会共同发布《上海市脑卒中急救地图(2023年)》。

  2023年10月29日是第18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卒中识别早,救治效果好!”、“卒中:防重于治”。10月29日前后,市卫生健康委将组织市脑卒中预防与救治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健康促进中心、市预防医学会、上海卒中学会等开展脑卒中防治系列宣传活动,共同传播健康生活理念,宣传脑卒中危害与防病知识。其中,10月20日-11月20日期间,本市在轨道交通核心站点(地铁1、2、7、8、9、13、14、15、18号线)和地面公交站点(静安寺、人民广场、陆家嘴、世纪大道周边),集中投放脑卒中防治公益宣传广告;10月23日-10月31日期间,本市在浦东国际机场T1、T2航站楼集中投放脑卒中防治公益宣传广告;10月22-10月29日,市、区两级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和脑卒中急救地图单位组织各医疗机构脑卒中相关医疗专家,在院内外开展线上线下健康宣教和义诊活动。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建议广大市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科学饮食、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做好体重管理;积极控制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等脑卒中主要的疾病危险因素。脑卒中一旦发病后,务必在急性期“黄金时间窗”内到达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或血管内介入等血管再通治疗。

健康提示:

一、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有什么危害?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引起出血(脑出血)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引起缺血(脑梗死),造成脑组织损伤,导致残疾甚至生命危险。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吸烟、大量饮酒、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心理因素、脑卒中家族史等。

三、如何做好血压管理?

  高血压是指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30岁及以上公民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压检测,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一旦确诊高血压,应积极配合所在地区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高血压健康管理工作。

四、怎样预防脑卒中发生或复发?

  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防治脑卒中。

  1.日常生活行为要注意:

  (1)清淡饮食;

  (2)适度增强体育锻炼;

  (3)克服不良习惯,如戒烟限酒、避免久坐等;

  (4)防止过度劳累;

  (5)注意气候变化;

  (6)保持情绪平稳;

  (7)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2.有相关疾病的患者应重点注意:

  (1)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血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

  (2)高脂血症患者,应注意控制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坚持服用降血脂药物。

  (3)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应积极控制血糖。

  (4)房颤或有其他心脏疾病者,应控制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

  脑卒中可防可治,要提升以预防为主的健康意识,积极参与、配合当地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干预等活动。

五、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中风120”和“BE FAST”口诀是适用于民众的可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

  1.“中风120”口诀: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2只手臂是否出现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果有任何一个症状突然发生,极有可能是脑卒中,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2.“BE FAST”口诀:

  “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是指语言,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Time是指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

六、发生脑卒中怎么办?

  时间就是生命。及时发现脑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也就越好。患者在发病后要立即拨打120,尽快送至距离最近的有卒中急救能力的脑卒中急救地图单位/卒中中心医院,可以立刻进入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及时得到溶栓、取栓等急救,减少卒中致死致残的发生。

七、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意义

  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后遗症,包括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等,严重影响生活。康复治疗就是综合应用各种治疗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脑卒中各种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使患者可以重返社会。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开展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在发病后3个月以内,如果超过1年再进行康复治疗,各种功能恢复的效率将有所降低。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

以上就是关于【第一批90后已成为中风高发人群 35岁以上人群增长明显】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