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前台实名制,影响几何?』下面大家可以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刷微博时发现,大V们都在热火朝天地讨论前台实名制。
大概的意思是,未来在各个平台大V的认证处还会显示其真实姓名。
消息源头是这位博主,推送发出时,消息未被删除。
相关消息得到了微博CEO来去之间的确认,将按照粉丝数量确认何为有影响力的自媒体。这个图也是我自己去截的,大概率这个事儿是真的。
这个事儿对我没啥影响,一方面我这个号之前的名字就是我的真名,另一方面我粉丝太少,算不上大V。不过还是有些感慨。
一、互联网实名制法律基础
2015年网信办出台的《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首次明确:“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
2017年生效的《网络安全法》在法律层面对此原则再次确认,强调:“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实践中,在收集号码实名制的大背景下,大部分社交平台的注册通过留存注册用户手机号码即视为完成实名制要求。在申请开题金融支付、直播等功能时还会进一步要求提供身份证等信息。
目前暂未见到要求“大V”进行前台实名制的法规依据。不过,如果有需要,立法动作可以很快。
二、影响
可以猜想到,背后的监管逻辑也与《网络主播行为规范》中“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平(如医疗卫生、财经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内容,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并向直播平台进行执业资质报备,直播平台应对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及备案”类似。
微博CEO“来去之间”微博评论也证实:“其实目前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医疗或财经大V”。推测有以下几种情形:(1)声称自己是医生,前台实名后,该名字在医生执业系统查不到;(2)某财经大V,实为某证券公司研究所分析师,但从未向公司报备,违反廉洁从业、对外言论发表等规定。
大V作为的言论可以影响到很多人,尽管其实名制信息已经被相关机关掌握,出了事儿可以直接找到他,还是需要进一步将其真实姓名公示在其主页,让其发言时有所忌惮。
未来如果一些长期以女性身份示人的文字大V,在其主页赫然挂着“大壮”或“刚子”之类男性的真实姓名(反之亦然),确实会有些喜感。
对于一些姓氏、名字较为罕见的大V来说,姓名公示后,就可能可以直接结合相关新闻或公示信息定位到其本人,未来扒皮的难度也就更低了。
三、展开
对于普通人其实大概率没有什么影响。
但对于微博这种平台而言,如果一个普通人想一直对网友保持神秘,拒绝告诉网友其真实姓名,是不是未来就有了其他的方式,只要给ta买粉买成大V就行。
类似于IP公示的逻辑,也是从大V拓展到每一个普通人。不禁会想,如果所有社交平台大家都是实名制会怎样的呢?
欺骗会不会少一些?至少假扮性别骗人难度增加了。
发言前会不会更加忌惮一些?匿名的皮总会让人更容易说出恶毒的话。
网暴会变多还是变少?尽管实名会让人发言更小心,但也是不是为了其他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弹药?
IP地址公开后,虚假信息减少一些,但相应的地图炮也变多了。
“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如果真的被改变了,会怎么样呢?稍稍感觉有些奇怪,毕竟,我自愿告诉你我叫什么名字和被挂了个牌子在头上写着姓名也拿不掉,给人的感觉是不太一样的。
分享一个IP公开后的小事情,在身边的朋友如果知道这个号是在我运营,只要ta想知道我在哪里,只要关注每天我发文章时的定位就好,比如:是回家了、出差了还是去哪里玩了,都无所遁形,除非我不更新。
这当然不是特别敏感的信息,只不过,我还是非常希望,能像朋友圈一样,让我选择是否分享所在地。
再深处展开感觉又是“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的制衡,有点复杂,就说这些吧。
以上就是关于【大V前台实名制,影响几何?】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