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界,百度、阿里、腾讯是基因论观点持有者最好的证明,三方从搜索、电商、社交起家,各自尝试突破却铩羽而归,最终三分天下形成BAT格局。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末尾,微信开始重新挑战这一论断,搜索、电商?微信能否凭借自己超过10亿的日活,用巨大的流量突破自己的极限?
加固社交,微信断舍离
传了很久的“长期未打开公众号自动取关”还是来了,尽管这次只是折中上线了一键关闭消息接收,短时间内对公众号的粉丝和阅读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是可能会带来的连锁反应,让内容生产者充满了担忧。
近期一系列的动作表明,微信正在规划性地舍弃生态内一些不健康的东西。
7月2日微信大,上百万机器号以及使用了外挂、多开的帐号都被封禁。业内人士认为,微信这次的原因是今年初以来爆火的私域流量。私域流量和灰产的操作有相似之处,通过微信个人号的大量囤积,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达到商品销售的目的。灰产们固然一直存在,但是在暗处和微信官方处于躲猫猫状态。
但是今年爆火的私域流量直接浮出水面大行其道,甚至把微信群、个人号的运营经验当成案例宣讲。这对于平台方微信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破坏,还起到了错误示范的反作用。
微信坚决说NO的行为还包括诱导朋友圈打卡。5月中旬, 微信安全中心发布《关于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点名通报了流利英语、火箭单词、潘多拉英语、薄荷阅读通过返还学费等形式对用户进行朋友圈分享诱导的行为。
前些年,微信对公众号、朋友圈外链等的管控十分严格,甚至造成了很多公司与微信的冲突,引发口水战。但随着这种理念“深入人心”,微信生态的“治安”好了很多。这次教育类产品通过隐藏关键字眼,行诱导之实的行为,是“诱导关注”某种程度上的死灰复燃。
在微信看来,利用产品功能进行诱导分享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正常的朋友圈体验,必须明确禁止。
对微信生态不需要的,形成破坏的,要通过严格的制度和长期的坚持,避免劣币流入。另一方面,即使是正常的关注行为,微信也觉得用户信息量过载,应当舍去冗余。
微信内容生态的优势,在于用户和公众号关注的强连接。但随着内容生态越来越丰富,用户关注的公众号越来越多,反而给用户带来了阅读负担。鼓励,甚至是提供功能让用户断开这种关系链,对任何内容平台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是微信在做。
微信一直都有帮助用户清理冗余关系链的倾向,一键关闭消息接收、长期不联系好友,微信不断地上线这种小功能,甚至在7.0大改版中,类信息流的上线,被很多内容生产者认为“取关太明显了”。
在最近上线的常读公众号后台分析中,也鼓励内容生产者更加关注常读用户的数据情况,更加精细化地经营和自己更匹配的用户。这是一个双向促进,一边引导用户取关不常读公众号,一边鼓励生产者更关注常读公众号,冗余的关联,在微信生态里不会受欢迎。
社交是腾讯的生死线,重要性要远高于现金牛的游戏。当微信开始追求更多商业价值,保持自己社交生态的良性至关重要。
02 社交之外的需求:要堵,也要疏
所有的玩家都要来微信攫取流量,这是现实。微信可以这些不友好的行为,但是行为背后的需求却是真实的:内容需要更多的访问,电商需要更多的购买场景。如果不正视这些需求,一味地堵,只会导致这批,下一批变换了形式,卷土重来。
为这些需求提供合理的实现方式,对生态中的玩家,对微信,都会更加健康。
对于内容、品牌营销、电商的需求,我们看到微信近期的变化,也都是围绕着这几个方面来做。
内容方面微信近期升级了“看一看”。在年初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对看一看的解释是为用户提供在朋友圈之外的阅读圈子,同时净化朋友圈。如今看一看升级,快手、腾讯视频等短视频内容,也可以通过分享到“在看”获得展示。微信所要打造的,是一个专门为内容生态服务的“看一看”信息流。
微信极限挑战
搜索是微信为品牌展示开辟的另一个天地。小程序官方团队在近期的分享中表示, “下半年,微信将重点优化搜索场景。微信搜索将支持直达小程序页面功能、服务、资讯、商品等,为开发者构建新的运营阵地。”小程序的出现,最初被认为是取代APP,成就微信一统全网流量的野心。
但是当搜索和小程序一关联起来,小程序之前所做的努力就开始清晰地呈现出来。百度通过小程序打通电商和服务形成闭环,微信亦然,移动互联网时代各个APP之间存在信息隔离,这个问题微信也需要解决,小程序就是方案。
微信另一个新的超级入口是搜索。在企业的营销需求方面,微信在去年上线了品牌页展示,为更广的营销需求铺路。另外,微信还降低了广点通的投放门槛,广告主可以选择一天内的任意时间段投放广告,时长从不少于12小时更改为4小时。
对于电商需求,微信的另外一个重磅的动作是好物圈。同样是在去年,微信低调上线“我的购物清单”,在今年改名为好物圈。并且在近期的版本中,增加了物品圈,类似于种草社区。经过7、8版的调整,好物圈依然没有定型,但是从定位和功能来讲,微信想要做的是一个社交化的商品评论社区和导购圈。
目前在腾讯生态下的相关购物订单,比如京东、猫眼等都会进入到好物圈的体系中,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是否推荐给到好物圈。除此之外,在购物方面微信还内测了商家卡片、“加入该店福利群”功能,为商家提供私域流量运营的工具。
微信正在为平台上商家提供一整套的商品购买解决方案,如果能将社交电商的需求挖掘出来,微信的电商地位将非常具有想象空间。微信官方数据,2019年2月,品牌官方小程序商城日均GMV(成交总额)达到了2000万元,预计12月将达到3亿元。按此规模计算,微信平台也将成为GMV过千亿的购物平台。
03 挑战极限,突破搜索和电商?
对于很多人来说,微信已经足够的臃肿。微信现在越来越像一个OS,其承载的信息和服务越来越多,甚至动用了一些操作系统级别的入口,比如小程序的下拉屏,常读公众号这种类似iOS常用APP的置顶入口。搜索和电商功能的加入,微信还能承载起来吗?
其实搜索和电商业务腾讯之前就有,因为始终无法突破而分别卖给了搜狗和京东。前后不同的是,之前腾讯做搜索和电商,是一个正向思维,为了做搜索而去做了搜搜,为了做电商而做了拍拍。
现在不同的是,用户在微信的场景下是先有了搜索的需求,有了购物的需求,这个时候对于微信来说,更多的就是基于用户需求去完善产品功能。有了需求,去设计产品,相比之下容易些。
一个搜索产品的好坏,取决于内容的丰富度和推荐的精准度。腾讯和其联盟的内容足够丰富度,微信公众号多年来建立起来的内容生态,几乎有这几年整个互联网最优质的内容,再加上有用户多年来的使用习惯等数据,精准度自然也不必担心。
张小龙在小程序首次亮相时提到,小程序要“让信息触手可及,改变应用程序需要下载、安装的繁琐过程”,所有人重点放在了小程序解决的是下载安装的问题,没想到小程序最大的功用是“让信息触手可及”。
通过小程序的打通,美团的吃喝玩乐、京东的购物等服务商品内容已经涵盖了生活方方面面,微信的搜索几乎不太发愁内容源的限制问题。
唯一和百度等传统搜索产品的区别在于长尾内容的缺少,一方面微信可以用搜狗搜索来补齐,另外一方面,搜索产品对于普通人来说,长尾内容的使用频率较低,需要的更多是主流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的搜索,是否会以微信这类涵盖人们生活和工作主要需求的搜索引擎为主流,百度、搜狗等传统搜索引擎成为主流之外的补充,也未可知。
社交环境中的购物,是由微商开创,拼多多将其正规化,发掘出潜力。微信涉足电商,有两方面的优势:
一是电商社交化。拼多多验证了社交对购物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微信也是想要通过熟人、公众号等的背书,建立起一个信任体系下的电商。
另一方面,微信巨大的内容生态中,内容生产者有着强烈的变现渴望,会成为微信生态中第一批为微信电商摇旗呐喊的群体,微信为流量主上线分佣商品,也是基于此。
但是微信在电商的瓶颈在于,购物并非一个单纯的信息提供和交易的行为,其背后还有客服、平台担保等因素,微信如果完全开放电商入驻,难以避免商品的质量出现混乱。
微信的量级,是互联网发展史上从未能够达到的产品,通讯工具、社交,可能都无法准确地定义它的存在。在腾讯产业互联网的大方向下,微信作为核心产品,必然会全力配合。但是,作为腾讯的根基,微信又绝不能丢失社交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