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上周为MacBook Air发布了EFI 2.9更新,以解决2011年中款MacBook Air的睡眠/唤醒问题。这些笔记本运行OS X 10.9.2及随后版本的系统。然而,这一更新在安装中可能出现问题,导致无法安装甚至严重的系统崩溃。
本周二,一些用户在苹果的技术支持社区讨论版上报告了这一更新的问题,包括安装漏洞和系统锁死。目前尚不清楚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不过,这可能是由于一个损坏的文件。尽管这些用户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但均使用同样的硬件。
一名用户将“变砖”的MacBook Air拿到苹果零售店“天才吧”进行售后维修。技术人员通过SMC“软重置”成功擦除了损坏的EFI更新,恢复了这台MacBook Air。这一问题随后被报告给苹果的工程部门,但到目前为止苹果尚未移除这一EFI更新页面。
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已有850次查看和42条回复,其中许多人报告了类似问题。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MacBook Air用户受到影响。
苹果此次更新是为了解决MacBook Air在睡眠后唤醒需要过长时间,以及在唤醒后风扇全速运转的问题。
DA&T 谷津Amtech HA-1耳机放大器测评报告
谷津这个品牌来自,我们并不知道其背景与发展历史,这款HA-1耳机放大器本来也没出现在我们的计划列表当中,但是代理商还是很热心的提供了样品。比起我们之前测评的几款耳放,HA-1颇具特点,这也是吸引我们的地方。
硬件与设计
谷津HA-1从外观看分为两个部分:主机和电源,两个部分采用的机箱大小尺寸一致,可以叠放,并不会占据太多空间。机箱采用铝合金,面板为亚克力材质,造型谈不上多好看,给人较深印象的是主机上的两个“长鼻子”。
这两个“长鼻子”是两个旋钮,这种设计其实很实用,因为中间是一个6.25mm的耳机插座,当插入耳机插头时,会比较碍事,长旋钮会方便调节。
为什么会有两个旋钮?是不是用于分别调整左右声道?答案是否定的,这两个旋钮分别对应两个放大环节。左边那个旋钮,对应的是Gain放大,即耳机放大的放大系数。右边那个旋钮则对应的是常见的音量控制,作用是控制音源部分输入信号到耳放的电平大小。两组不同的环节的控制,能产生多种放大效果,这样的设计,会让耳放适合搭配更多不同风格的耳机。
后面板上有两组RCA,一组输入一组输出。HA-1可以作为前级输出使用,这个功能很多耳放都具有。
精彩来自底部。在主机底面,有4个共两组DIP开关件。
靠近后面板的那组控制前级输出时的状态,一共有三个状态,直通、插耳机后断开前级、插耳机后前级仍然接通,如果将三个开关全部设置为关闭,将彻底关闭前级输出,这是隐藏状态,机箱上并没有标示出来。
靠近箱体中部位置的这一组,用于控制静态偏置电流。一共有4档,标识为32/64/128/256欧姆,对应的静态电流分别为187.5mA、93.7 mA、46.8 mA、及23.4 mA,一般情况下静态电流大,管耗大,效率低,在32欧档时,HA-1发热很明显,因为此时的电声转换率是最低的。静态电流对音色的影响较大,很多耳机放大器的电路板上都放置了小型电位器来控制静态电流,只不过电位器的方式在没有辅助设备的前提下,很难确保左右声道的一致,使用DIP开关件,虽然选择余地变小,但精度能有保证。实际上,这几个档位的选择足够满足大部分耳机的搭配了。另外,这个档位控制并不是强制性的,64欧的耳机也可以在128欧的档位使用。
打开主机机箱,发现结构非常清晰,主板前半部分是前级,后半部分为后级,没有电源处理部分,这部分被单置到电源盒子当中。
前级部分包含一颗TL072运放,它在此可能作为缓冲、滤波器使用[不确定]。使用了运放底座,但我们并没有尝试去更换运放来改变声音。
主板背面安装两组A1837 C4793中功率对管,以及两颗C2240小功率管。当电路板安装到机箱后,这些管子将紧紧贴附到机箱底部,利用机箱散热。
再来看看电源部分,机箱内安装了一只环形变压器和电源处理电路,这种设计能降低变压器带来的干扰,并且可以不使用内部连线,这对进一步降低干扰也有好处。
由于需要提供多电压,采用常见的标准电源插口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主机和电源相连采用的是特殊的接口。
通过拆解,可以发现HA-1的内部做工相当精致严谨,结构设计时考虑了尽可能降低机内干扰。设计最大的亮点在于比较丰富的控制项目。之前提到的GAIN放大和音量放大,配合静态电流控制,让HA-1的可玩性大大提高,也让适配性也能大大提高,这是非常实用的设计,这比提及使用了什么大师附体使用了什么补品元件要更有意义。如何提高耳机的适配性,一直是耳放设计中的一个难点,HA-1的设计在尝试突破,这点非常值得肯定。
客观测试与分析
关于耳机放大器的客观测试,我们还是选用专业级声卡录入的形式,结合常见的分析方式,提供直观的测量结果。警告:民用声卡用户请勿尝试这种方式测试,我们无法确保信号过载时不会对声卡产生伤害。这种方式测试有其局限性,它与实际使用有一定差异,实际使用时会有不同的负载。但它反应的数据依然有参考性,尤其对左右声道的平衡性、分离度等指标的分析,能更加直观。
因为放大系数可调,因此我们测试了三组,分为对应最小、中间和最大时的状态。测试发现,不管什么组合,其频响曲线基本不受影响。但随着放大系数的变化,总谐波失真和互调失真会有变化,放大系数越大,失真也相对提高。分离度也会随着不同的组合产生变化,观察分离度曲线,会发现,放大系数变大时,高频分离度反而能有所改善,但中低频的分离度会变差些。
在测试中,还会发现,HA-1会产生细细的谐波,这些谐波的峰值很低,低到用频谱扫描都难以被发觉,所以这种谐波不会对指标产生重要影响,但会影响到音色。
我们使用专业声卡捕捉信号并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到上面的几张截图,此时的GAIN放大为中间位置。实测发现,串音问题存在,但在可接受范围,高频分离度约为-70dB左右,中频部分约为-85dB。这种分离度表现在耳机放大器中属于中等水准。测试另外一个声道时的结果相当,不再重复贴图。
观察上面那张频谱图,会发现,信号扫描时并没有产生峰值较大的谐波。
对比SOLO与莱曼测试时的情形就会更加清晰明了。特别强调一点的是,谐波不一定会对音质产生劣化作用。在追求听感优先的非专业监听设备当中,谐波的多寡不能作为第一标准,谐波不是越少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但有点可以肯定的是,谐波越少,对提升声音的准确度有帮助。这组对比,主要是为了认清HA-1的频谱特征,并没有暗示谁更好谁更差的目的。
主观听感测试
谷津HA-1耳机放大器在我们之前的耳机和耳放测评中极少露面,我们还是选用三款耳机:森海塞尔HD650、AKG K701和飞利浦SHP9000。音源方面,选择乐之邦MD11作为主要参考音源。不要忘记,我们前文谈到,由于这款耳机放大器的放大增益可调、输出的偏流可调所以让它的可玩性、实用性大大增加,所以我们今天的重点将会放在这里。由于可调项目和不同耳机排列组合较多,所以今天的调节主要以增益调节为主,毕竟从设计来看增益调节更加方便,而偏流的设置可选择更靠近耳机阻抗的档位,或自己喜欢的声音风格档位。当然,我们还要有对比的耳机放大器,它们是莱曼耳放Lehmannaudio Black Cube Linear和Hifidiy熊猫耳放。
在这里我们再简单复习一下前文说到的HA-1的一些可调设计,在耳放底部,有一组dip开关用于控制静态偏置电流。一共有4档,标识为32/64/128/256欧姆,对应的静态电流分别为187.5mA、93.7 mA、46.8 mA、及23.4 mA;另外,在耳机前面板的两个“长鼻子”,其中左侧的是增益放大的调节,右侧的为音量调节。左侧电位器旋钮指示起点大概在7点钟指针位置,最大刻度在5点钟位置,右侧音量调节电位器指示起点在不到8点指针位置,最大刻度在近6点位置。熟悉这些,对我们下面的内容会有所帮助。
我们初次使用谷津HA-1与HD650搭配,设置在256欧姆阻抗档上,第一听感和熊猫、莱曼都有些类似,驱动力十足,声音偏温暖,这种暖声的风格和熊猫较相似,而在大动态控制力和层次上似乎又有些莱曼的风格。大体来说,感觉它与熊猫更为接近,但驱动力似乎更大,高频味道有一些不同。HA-1与莱曼区别相对明显一些,声音明显更暖,高频有一些甲类的味道,和莱曼偏平淡又柔软的风格不太一样。不过,随着我们较长时间使用发现,通过改变HA-1的设置可以更好的配合不同耳机,甚至不同风格的音乐,最主要的是它在增益连续可调的设计上要比莱曼耳放的分档可调更加实用。
我们在静态偏置电流设置上仍使用更加接近耳机阻抗的方法,即飞利浦SHP9000设置于32欧姆档、AKG K701设置于64欧姆档,森海塞尔HD650设置于256欧姆档。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放大系数来找到自己喜欢的一个程度,具体的说是调整到一个声音足够饱满、动态表现适合,又保证层次清晰的位置。这三款耳机我们一般在保证对应偏流设置时,将增益可以开到12点-1点的位置,这将是本次测评的默认状态(飞利浦SHP9000默认1-2点),不做特别说明即该状态下的声音表现。而对于低阻抗的两款耳机,还可以适当改变偏流设置,让高频的瞬态和风格有一定的改变。
高频表现
谷津HA-1的高频表现温暖、饱满,声音又不缺少大动态时的张力和舒展,瞬态的控制力也较为出色。与熊猫相比,谷津HA-1的高频声音“可以”(是指在我们目前设置下)更加明显更加饱满、有力,控制力也要优于熊猫耳放,中高频部分动态表现更好,适合高频部分大动态或大音量时音乐的表现。不过,在不同音乐中,这样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我们下文单独分析。与熊猫相比,HA-1的颗粒感似乎没有那么明显,而这让它的声音更偏流畅一些,而熊猫高频的颗粒感和瞬态似乎可以比HA-1稍好一些。
在拨弦拉弦类乐器和明亮的铜管乐独奏中,这三款耳放配合三款耳机高频表现都是具有较高水准的。相对来说,HA-1有更强的储备,在较大动态、较大声压输出时声音显得最为饱满、层次更好,这让这一类音乐的高潮部分发挥的有更淋漓尽致的发挥。相对来说,熊猫的高频细节和瞬态稍好于HA-1,但差别较小,声音稍显偏薄力度不足,我们将HA-1的增益调整到10点钟-11点位置时,声音风格与熊猫有些类似(飞利浦SHP9000似乎可以开更大一些)。
与莱曼相比,HA-1的声音更加偏暖,而莱曼偏柔软但稍偏中性一些。莱曼有10dB档位和20dB两档放大输出可调,而即便算上一组隐藏设置(据说是18dB档)也显然不如HA-1连续可调方便。在HD650的高频表现上,基本10dB档是表现不错的,20dB档稍显粗糙,声音有些过于夸张;而在飞利浦SHP9000和AKG K701下就相对比较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档位,与HA-1相比,莱曼的10dB档在这两款耳机上较大声压输出时,就稍有些声音失控,发冲。而HA-1的偏流和放大增益调节,可以给它们找到一个不错的位置。在32欧姆档位时,SHP9000增益在1点-2点位置较好,也可将档位设置于64欧姆,增益稍开小一些;AKG K701的高频理想状态,则在64欧姆档位,12点-1点位置。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将增益开的更大些,声音风格会更偏硬朗,但在这种动态范围下不会有失真。
有趣的还不止这些,我们刚刚谈到独奏类较小动态的音乐,而在大编制交响乐中,弦乐的高频和中高频表现则与之前相对较小动态音乐表现不太一样。这个部分高频表现,莱曼和HA-1相对熊猫来说优势明显,它们的控制力更好,声音更加饱满。在这类应用中,HA-1的可调增益仍较为有用,例如飞利浦SHP9000、AKG K701此时增益可能需要调小到12点以内,保证声音的层次清晰,大动态下声音的稳定,不会有粗糙感出现,而HD650的表现相对稳定,易于控制。即便减小了增益设置,它的声音仍要较熊猫哦饱满有力一些。不过,在大编制交响乐很大动态表现时,莱曼在高频和中高频层次控制明显好于HA-1和熊猫,弦乐齐奏的声音层次和密度都要好于这两款耳放。经过我们各种调试发现,这种超大动态下控制力似乎是HA-1各种组合调节不出来的。当然,HA-1在这种类型音乐下也有其优势,我们下面来讲。
总体来说,HA-1的暖声风格在高频有很好表现,这种暖声不以牺牲高频解析力为代价,而且在这三款耳机上表现都令人满意,只要稍加设置都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声音密度、良好的瞬态控制、和体会到HA-1比较大气的暖声风格。在中小动态音乐中,你还可以夸张的调节放大增益,或根据不同音乐风格来调节放大增益,同样可以得到不错的效果。
中频表现
在中频上,HA-1的放大增益的调节对各款耳机的影响相对高频和低频变化都要明显更大,我们之前谈到HD650在莱曼耳放上中频表现最为饱满,而在熊猫上则还明显偏薄了一些,这些问题我们几乎都可以通过HA-1的增益调节来进行一定的还原,而且另我们高兴的是我们认为在HA-1上可以找到比莱曼耳放驱动HD650时中频(主要指人声类音乐)更好的声音表现。下面,我们分耳机来说明HA-1中频表现。
森海塞尔HD650:森海塞尔HD650在人声表现上,莱曼耳放相对熊猫耳放更为适合,在10dB档位时人声明显有更好的结像,声音立体、饱满。不过,HA-1在256欧姆档,12-1点位置增益时,驱动HD650人声的感觉相对莱曼耳放更好,对比来听,莱曼的人声似乎稍显夸张,尤其在成熟女声表现上中频显得生硬平淡,而HA-1人声若设置在2点左右位置,也会有类似感觉,中频有些冲,不够细腻舒展。而在12-1点位置,人声表现温暖、饱满,虽然没有莱曼声音那么厚,但整体感觉更加自然,动听。若我们将其降至10-11点位置,则声音风格就有些类似熊猫耳放了。除了人声表现外,包括器乐、交响乐等中频表现,这样的差异相对没有这么明显,莱曼的中频可能稍显得有力、但平淡一些;而HA-1中频偏温暖,但同样有力,层次表现较好。
AKG K701:在K701上,如果只是人声为主的音乐欣赏,我们可以考虑将增益调节到较大的位置,例如2点-3点甚至更高的位置,此时K701的人声明显饱满,高频和层次感稍有下降。这对于口水歌一类没有大动态音乐伴奏的人声是较为适合的,不过一般情况我们还推荐设置在2点左右位置,此时K701的中频要比在莱曼和熊猫上都要明显饱满。它的人声表现仍有K701较松弛舒展的感觉,但声音明显厚了不少,中低频部分也更加结实了一些。
飞利浦SHP9000:在飞利浦SHP9000上,HA-1的中频一样可以推的较为饱满,在通常推荐增益位置上与熊猫耳放表现相当,差别没有HD650上明显。
总体来说,HA-1的中频、中高频的表现,在人声一类音乐中的表现是可以明显优于熊猫耳放和莱曼耳放的,尤其在HD650不容易驱动的耳机上,HA-1一样可以表现的更好。而在SHP9000和K701这两款低阻抗,不容易控制的耳机上,HA-1的表现也要好于莱曼,莱曼的0dB显得较为无力,10dB档的中高频在一些偏大动态时容易偏冲,有些偏过。在一些美声、民族唱法的男女高音表现上,HA-1的优势最为明显,声音饱满、有力,声音层次控制的明显更好,不夸张,又力度足够。而熊猫耳放相对来说,可能在中高频控制力上稍弱,声音也略不如HA-1饱满。
低频表现
谷津HA-1的低频的风格相对另两款耳放有所不同,在HA-1下低频量感明显会偏多一些,但控制力仍很好,低频扎实有力,甚至稍有些偏硬。这种低频的风格在驱动森海塞尔HD580耳机时,优势最为明显,而在这三款耳机上,HA-1的低频表现也令人印象深刻。
在以低频为主的音乐中,我们以《The Rock》原声《Hummell Gets The Rockets》(低频为主旋律部分)和《盗梦空间》的原声音乐第二、第三首为例。这样的音乐,低频占主旋律,动态不算特别大,但低频量需要很足,HA-1的表现明显更好,无论在以上哪款耳机中,我们甚至可以加大增益,让K701的的低频动态和量感都有明显提升。这种表现要远好于莱曼和熊猫耳放,即便HD650在1点位置增益上,它的低频量感、声音厚度、解析力都要好于莱曼耳放。可以明显感觉到HA-1留有足够的驱动力来表现这样的音乐。在大提琴一类音乐表现上,HA-1的声音也足够饱满,与驱动HD650来比,水平与莱曼相当;但在驱动K701时,我们可以将增益调至较大位置(如3点以上),低频会有明显改善,而在这类音乐上显然不会因为增益增大带来什么损失。
不过,例如《The Rock》的原声音乐和《盗梦空间》第三首中间和后半段,都会有特大动态的大编制交响乐加入,这个时候是不能用调整K701时加大增益的办法来调音的,此时在中频和高频的声音层次可能会有较大的影响,声音会有粗糙感,不过只要你可以接受,而要去感受更丰满的低频,这样设置也未尝不可。在这类大动态覆盖全宽频段的音乐中,HA-1仍推荐设置在12-1点增益位置,它的声音可以有相对最好表现。此时它的低频和动态表现仍明显好于莱曼和熊猫,尤其在K701和SHP9000上,HD650的低频偏紧,似乎HA-1的量感有些稍偏多了一点,但解析力仍令人满意。
动态、声场表现
声音控制力上,谷津HA-1的可调节功能让它占有不小的优势,根据不同耳机可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尤其是再配合自己经常去听的音乐,会找到更佳的自己喜欢的音色。不要认为这样的调整很专业,其实并不困难,这种差别在我们测评中显得较为复杂,但实际操作并不困难,这种声音风格细小的改变并不难察觉。当然,并不是说HA-1的耳放操作复杂、过于挑食,针对不同音乐还必须要去做不同的调整。如果你不愿意去做调整,那么我们对HA-1的主要评价还是基于前文谈到的更接近的阻抗档位与12-1点位置的放大增益刻度为准。
总体来说,在阻抗档位与耳机标称单位相近设置时,改变增益至1点钟左右位置,HA-1都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此时大多数情况下的动态会比莱曼和熊猫都好,声音更加有力、饱满,层次也更好。莱曼相对HA-1也有一些大动态音乐时的优势,在大动态大编制较大声压频率覆盖较宽的输出时,莱曼在低频部分并不如HA-1的表现那么好,但在中频和高频则有明显更好的驱动力,层次仍保持清晰,而HA-1和熊猫这方面中高频则有被淹没的感觉。不过,这类音乐似乎只有HD580擅长,其他几款耳机表现都不够好。
另外,至少在这三款耳机上发现莱曼的20dB包括18dB档位似乎仍显得没有太大用处,虽然10dB档位感觉它的低频动态不如HA-1,但选择至18dB则对整个声音影响又太大,至少目前来看实用性不太高。
而在声场表现上,谷津HA-1的测试数据和声音风格基本决定了它和熊猫、莱曼表现较为相当,在K701和SHP9000以及HD580上,声场差别与测试数据一致。
听感评价总结
谷津HA-1是一款综合素质表现好于莱曼和熊猫的耳机放大器,它的暖色的声音风格鲜明,但并没有牺牲高频的解析力同时也不代表声音就柔软无力。HA-1的的增益和偏流可调,让它可以为耳机选择一个更加合适的输出方案。与莱曼耳机放大器相比,在搭配HD650时,HA-1一样可以将它的中频推的饱满,且更加舒展自然。而对于K701和SHP9000,在较大动态时不易控制的高频,HA-1可以找到目前来看最好的解决方法。对于风格鲜明的音乐类型,我们甚至还可以较夸张的去调节它的增益,至少可以在那些曲目中明显好于中性设置HA-1、莱曼和熊猫耳放的表现。而与莱曼相比,HA-1的惟一弱点只有在特别大动态时中频和高频的控制力上。
总结
谷津HA-1,这款“非著名”耳放售价约为2700元人民币,就其表现来说,物有所值。正如其设计的那样,它有着明显更好的适应性,对于拥有多条耳机的朋友来说,这款耳机放大器实际降低了整体投资。以其创新性和实用性以及绝对音质,我们完全可以给予推荐评级,但不幸的是,该款产品即将停产,因此它失去了被推荐的基础。但我们因为这款产品,树立起了对谷津这个品牌的正面印象,在未来,我们会持续关注它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