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好,最近小时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预防雾霾小知识,预防雾霾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一起往下看看吧。
1、 空气净化器
2、 可用索引
3、 空气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灰尘、花粉、异味、装修污染如甲醛、细菌、过敏原等)的产品。)并有效提高空气洁净度。目前,家用和商用空气净化器主要用于去除室内空气污染。
4、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装修后空气质量和燃气污染的关注,空气净化器逐渐在市场上热销。
5、 随着多云天气的频繁出现,越来越多家电卖场的空气净化器品牌打出了过滤PM2.5的醒目广告,专家认为,去除PM2.5和更小颗粒效果最好的是负离子主动净化法。
6、 负离子的主动净化是从空气中持续释放负氧离子,能与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结合,凝聚沉降到地面,达到净化效果。
7、 “具有主动净化和污染物收集功能的生态负氧离子生成技术”还可以吸附和收集与负离子结合的颗粒污染物,提高净化效率。
8、 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品牌的净化器在促销时都会夸大其作用。面对种类繁多的市场品牌和复杂的功能,消费者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为此,专家提醒消费者,当无法识别产品的功能时,
9、 最好选择有专业检测证书的机器或者现场演示,我们可以现场见证效果。
10、 饮食解毒
11、 可用索引
12、 网上流传吃木耳和猪血可以排毒,专家说没有科学依据。黑木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包裹消化道内的一些杂质,形成粪便。而PM2.5可以直接进入肺泡,黑木耳在机制上很难起作用。
13、 猪血对口腔灰尘有一定的粘附性,能清除呼吸道、上呼吸道的纤毛和口腔灰尘,但在医学上没有理论依据支持对肺腔内垃圾的清理。
14、 通过饮食来调节和清除污染物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空气污染严重的时候,仅仅靠吃这些食物来“清肺排毒”的真的是少之又少。其实,雾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颗粒物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15、 食疗对这类污染性疾病没有明显效果。但从保健的角度来说,食疗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辅助预防措施。
16、 此外,专家解释说,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百合、梨等食物确实有“润肺”的作用,但并不代表它们能保护和帮助人体抵御污染。中医的“肺”和西医的“肺”的含义还是有区别的。
17、 中医所指的肺,不仅仅是指一个器官,比如中医认为“肺主水行”,就是说肺气具有促进和调节人体水液的运输和排泄的功能。
18、 现代医学中,没有“润肺”或“清肺”的概念。专家解释,这里的“润”一般理解为“润”。中医认为肺精脏,润肺有助于肺部保健;在中医里,“清肺”不是“清肺”的意思。
19、 中医说“清肺”,前面通常会加“养阴”二字,意思是养阴液,清肺热火。
20、 手术口罩
21、 可用索引
22、 雾天口罩卖得好。很多人认为戴口罩可以预防PM2.5,专家表示,戴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但要注意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基本上只能阻挡一些灰尘和粗颗粒,
23、 对细菌、PM2.5等细颗粒物的阻挡作用极其有限;相对来说,口罩的层数越厚,比如增加厚度到8层甚至12层,阻隔效果可能会更好。
24、 N95口罩防护效果相对较好,但专家表示不宜长期佩戴。口罩越不透气,呼吸越困难。如果佩戴不好,可能会导致缺氧头晕,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上戴N95口罩主要是为了防护细菌、病毒、
25、 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松紧,在鼻梁处系紧,让口罩边缘与脸部相匹配。如果不能紧,就起不到保护作用。
26、 专家提醒,即使是保暖,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戴口罩。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尤其是呼吸困难的患者,
27、 戴上口罩后,人为制造了呼吸障碍;心脏病、肺气肿、哮喘患者和孕妇也不适合长时间佩戴口罩;健康人不用戴口罩抵御冷空气,因为冷空气通过鼻粘膜和气管到达人体温热。如果你长时间戴口罩,
28、 很容易使鼻粘膜变得脆弱。
29、 除了选择正确,口罩的佩戴方法也是有讲究的。专家建议,市民在使用口罩时,无论使用何种口罩,都要每天清洗消毒。清洗口罩时,要先放入开水中几分钟,清洗干净后再拿到阳光下晒干,这样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30、 日常使用时还要注意卫生,佩戴后应将口罩放入干净袋子里,再戴的时候不要翻面。另外,应当避免长时间佩戴。
以上就是预防雾霾这篇文章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