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缩写为HB或HGB),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
血红蛋白可以帮助人体疏松氧气,也是临床用来诊断人体是否贫血的重要参考依据。
血红蛋白是血红素和珠蛋白构成的缀合蛋白质,是脊椎动物血液的有色成分。
每个血红蛋白分子由4个血红素基团与珠蛋白构成,每个血红素又由4个吡咯环组成,在环中央有一个铁原子。
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也有维持血液酸碱平衡的作用。血红素是含2价铁的卟啉化合物。
血红蛋白中的铁在二价状态时,可与氧呈可逆性结合(氧合血红蛋白);如果铁氧化为三价状态,血红蛋白则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就失去了载氧能力。
铁有6个配位键,其中4个与血红素的环状结构相连,并与之处在同一平面中。
另2个配位键中的一个与蛋白质部分相连,还有1个则连接氧。
珠蛋白含有4个亚基(α2β2),每个亚基连接1个血红素辅基。
人和许多动物血红蛋白α链(含141个氨基酸残基)和β链(含146个氨基酸残基)的氨基酸序列已确定,也已用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测定其四级结构(见蛋白质)。
血红蛋白基因的点突变导致异常血红蛋白的产生。
已发现数百种异常血红蛋白,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引起疾病发生,最常见也最了解的疾病是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病。
血红蛋白的四级结构对其运氧功能有重要意义。
它能从肺携带氧经由动脉血运送给组织,又能携带组织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经静脉血送到肺再排出体外。
现知它的这种功能与其亚基结构的两种状态有关,在缺氧的地方(如静脉血中)亚基处于钳制状态,使氧不能与血红素结合,所以在需氧组织里可以快速地脱下氧;在含氧丰富的肺里,亚基结构呈松弛状态,使氧极易与血红素结合,从而迅速地将氧运载走。
亚基结构的转换使呼吸功能高效进行。
一、血红蛋白的正常值:
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正常值是120~160g/L,成年女性的正常值是110~150g/L,新生儿的正常值是170~200g/L,儿童的正常值是110~160g/L。
二、血红蛋白偏高的原因:
1、血红蛋白高的原因——相对性的增多。
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
这种情况检查结果会是血红蛋白偏高,一般情况下大量脱水会引起相对性增多。
2、血红蛋白高的原因——绝对性增多。
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生理性增高:
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往往高于平原地区的居民。
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可导致暂时性的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轻度升高。
新生儿则为生理性增高。新生儿需要适应新的外界环境,需要经过2~3周的生理调节,此时出现特殊的生理状态,如黄疸等。
病理性升高:
(1)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明显增加。
(2)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子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为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呈代偿性增加。
(3)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癌等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上述的结果。
1、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处理方法
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可能是生理情况也可能是病理情况,如果在采血检查前长时间没吃饭没喝水,血液有些浓缩,检查结果血红蛋白就可以高,紧张也会引起同样的情况。
如果是有病引起的,常常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肺疾病,身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也会引起血红蛋白浓度偏高。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的临床意义是用于鉴别贫血类型的,如果你的血红蛋白都不低,也就是说没有贫血,那你就不用在意这个参数了。
其实血常规结果一般有直接意义的就是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其它参数都是需联合其它参数分析的,不要每一项都认真校对。
在饮食上也应该以清淡为主,多吃豆类,胡萝卜,芹菜,海带,核桃,香蕉,柚子,苹果等.少食一些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
2、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的原因
生理原因:有些生活在高原的居民。
刚出生的婴儿一般有血红蛋白偏高的现象(新生儿需要适应新的外界环境,需要经过2~3周的生理调节,此时出现特殊的生理状态,如黄疸等)。情绪在激动的时候容易导致短暂性血红蛋白偏高。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会造成血红蛋白偏高。如:剧烈运动、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
病理原因:一些先天性心肺疾病患者会造成血红蛋白偏高,因为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引起血红蛋白偏高。某些肿瘤疾病会导致血红蛋白偏高(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癌等),促红细胞生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上述的结果。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导致血红蛋白偏高,该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血液疾病。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会导致血红蛋白偏高。
血红蛋白浓度偏低的原因
血红蛋白低的原因有很多,营养不良是其中一个最常见因素。很多营养素缺乏会直接影响血红蛋白数量,如维生素不足。
这种问题最常见于孕妇和饮食不当的女性(缺乏叶酸,维生素和矿物质)。
缺铁性贫血症是因为饮食中缺乏铁造成的。
铁摄入量不足直接影响血红蛋白生产,因此会导致血红蛋白分子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故障。这无疑会造成血红蛋白质水平偏低。如血痔,分娩时大量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等。荷尔蒙失调也会导致红血蛋白水平降低。有时甲状腺机能降低会引起身体新陈代谢率下降,患者会感觉疲劳和昏昏欲睡,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患脾脏或恶性贫血患者有可能因为过多红血细胞遭到破坏,导致血红蛋白水平下降。
长期感染导致的肾功能衰竭,癌症,克罗恩病等慢性疾病也会引起血红蛋白数量下降。
其他类似原因还有肠道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此外,还有一些药物有可能对红血细胞产生副作用,如化疗药物,或放射治疗等。
血红蛋白浓度的危害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
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所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或某些生物性和化学性等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以及某些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
【#血红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血红蛋白#】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