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小曲曲调丰富,有100多种,优美动听。道白多用民勤方言,诙谐通欲,亲切感人。表演带有地蹦子社火特色,男角唱时蹦蹦跳跳,女角唱时摇摇摆摆。善用扇子、手帕等小道具做戏,人又称“地蹦子”。角色行当最初仅有小生、小旦、小丑称“三小戏”;迨清末发展为生、旦、净、丑等行当俱全。服装多因陋就简,以生活服装代用。但亦有一定规制:男角着长袍,外罩红或兰色短大襟棉袄,腰围裙带,头戴“凉壳”或“缨帽”。官宦披各色绣袍,戴官帽。小生于白上衣之上套黑或兰色背心。老旦围裙,套青袄,梳刘海。正旦着红或绿大襟袄,下着花裙,头梳髻,别簪。富贵者插各色花,带昭君裙,两鬓插蝶翅白纸花。小旦一如正旦,惟脑后垂大辫。男角常执扇着帕,女角如之,两手执着与男角相反。化妆简单,无固定谱式,仅略施脂粉而已。民勤小曲戏剧目较多,仅艺人口传即有五十多本,其中如《箍马盆》、《麒麟送子》、《大保媒》、《打懒婆》、《二瓜子吆车》等为独擅剧目。建国后挖掘、整理的剧目如《闹书馆》、《下四川》、《小姑贤》等至今仍在演出。新编剧目《周月月》对小曲剧本、音乐、表演、舞台美术诸方面做了有益探讨。民勤小曲较有影响的班社,清代有胡兆庠戏社、陈友生容尤堂;民国有泰和社(后改演秦腔》等。名艺人先后有曹开兴、高培阁、周玉文、田志书、陈生致等。
【#民勤小曲的民勤小曲介绍#】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